文稿內(nèi)容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文摘、關(guān)鍵詞、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用中英雙語)及與中文相應的英文部分(包括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文摘、關(guān)鍵詞)。
1.文稿篇幅(含正文、附錄、圖、表、參考文獻和中英文文獻):字數(shù)控制在5號字體排版的5個版面左右(包括圖表文獻等)。
2.文稿卷面:只接受網(wǎng)絡投稿,投稿網(wǎng)址:http://jsjsyzdh.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3.文稿首頁下方應含有收稿日期、作者簡介和基金項目等注釋。
文稿首頁注釋文字的格式(其中空格、標點符號照寫)為:
收稿日期:yyyy-mm-dd(如2000-07-01)。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籍貫,研究方向。
基金項目: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
4.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
5.全部作者姓名按署名順序排列,姓名之間以“,”分隔。
6.作者工作單位應寫正式全稱,不用簡稱,后加城市名、郵政編碼。
7.文摘應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jié)果和研究結(jié)論4個層次。研究方法中可有主要的原理、邊界條件,使用的主要設備、儀器或軟件;結(jié)論中可有成果或應用情況。
8.中文文摘字數(shù)不少于200字。
9.關(guān)鍵詞應用3~8個。詞與詞之間用“;”分隔。符號和縮略語應加以說明。
10.中圖分類號應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查找。
11.作者單位的英文應寫正式全稱,不用縮寫。城市名和郵政編碼附后。
12.英文關(guān)鍵詞:其內(nèi)容、數(shù)量和順序,均與中文關(guān)鍵詞一一對應;縮略語應加以說明。除專有名詞應大寫以外,一律小寫。詞與詞之間用“;”分隔。
13.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應格嚴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00~3102-93量與單位》,正確使用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
14.SI詞和量單位應該用正體,量數(shù)值與量單位之間空1/4漢字的間隔。如“10毫米”應寫為“10 mm”,不應寫為“10mm”或“10mm”。
15.敘述性外文文字、化學元素符號、縮略語、儀器的規(guī)格型號、從文字轉(zhuǎn)化的上下角標等、某些常數(shù)的符號(僅限自然對數(shù)的底e,圓周率π,復數(shù)的虛部i或j)、各種字母的數(shù)字運算符(如:微分號d,偏微分號 ,連加號 ,矩陣轉(zhuǎn)置號T,以及l(fā)im, min, max, lg, ln, lb, sin,等等)用正體表示。
16.數(shù)字一律用正體表示。
數(shù)值的表示:合理地使用SI詞頭或10的冪,使量的數(shù)值范圍在0.1~999之間。合理地選取數(shù)值的有效位數(shù)。數(shù)值中小數(shù)點向左或向右的數(shù)字超過3位數(shù)時,從小數(shù)點算起,向左或向右,第3位空1/4漢字,如“π=3.141 595 6”。
17.層次標題序號: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級編碼。一級標題使用1,2,3,…;二級標題使用1.1, 1.2, 1.3…。序號左頂格,末位數(shù)碼后不加標點,這時,左起退2字排。
18.圖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號均要按其要正文中被引用的順序,全文統(tǒng)一用阿拉伯數(shù)字順序編碼。例:圖1、表2、文獻[3]、式(4)、定理5等。
19.插圖的數(shù)量:一般不超過6幅。插圖在文中的位置:應隨文的給出,先見文后見圖。
插圖要有圖號和簡明扼要的圖題。分圖要有分圖號的簡明扼要的分圖題。
墨線圖:圖形規(guī)正,墨色黑,線條勻,主、輔線粗細分明。輪廊用粗線,粗線寬度為0.35mm(1.0p);尺寸線、坐標軸用細線,細線寬度為0.18mm(0.5p)。圖稿的寬度限80mm以內(nèi)。圖中注字的一律用小5號(相當于8p)。漢字用正方形宋體字;英文和數(shù)字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20.直角坐標的函數(shù)圖只畫坐標,不畫其他邊框;坐標刻度方向朝圖內(nèi)。坐標分度值宜為2,5的整倍數(shù)。
21.照片或灰度圖:應主題鮮明,反差適當,邊界規(guī)正,注明方向。圖片需指明放大或縮小的比例時,應當在圖上以標尺表示,而不應使用“倍數(shù)”或“分數(shù)”。
22.表格(指量表)應使用三線表表示?!叭€”指表頂線、表頭底線、數(shù)據(jù)表底線。
表格的寬度:最好設計成25漢字(相當于48字條款)以內(nèi)。表格的位置:應隨文給出,先見文后見表。表格要有表格序號和簡明扼要的表題。
23.參考文獻: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過、最新的、最重要的、并且正式發(fā)表的文獻資料,數(shù)量不應少于10條。采用順序編碼制。
在參考文獻表中:作者不超過3個的姓名都寫,超過3個的,余者寫“,等”或“,et al”。姓名之間用“,”分隔。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
國外作者姓名的名字部分應縮寫,縮寫后不加縮寫點。
中國作者姓名應按漢語拼音寫法,姓和名的第一字母大寫,其余小寫。
附:幾種主要參考文獻的格式(其中空格、標點符號照寫)舉例如下
連續(xù)出版物: [標引序號] 作者. 文題[J]. 刊名, 年, 卷(期):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專 著: [標引序號] 作者. 書名[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譯 著: [標引序號] 作者. 書名[M]. 譯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論 文 集: [標引序號] 作者. 文題[A]. 編者. 文集[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始-終止頁碼.
學 位 論 文: [標引序號] 作者. 文題[D]. 所在城市: 保存單位, 年份.
專 利:[標引序號] 申請者. 專利名[P]. 國名及專利號, 發(fā)布日期.
技 術(shù) 標 準: [標引序號] 技術(shù)標準代號. 技術(shù)標準名稱[S].
技 術(shù) 報 告: [標引序號] 作者. 文題[R]. 報告代碼及編號, 地名: 責任單位, 年份.
報 紙 文 章: [標引序號] 作者. 文題[N]. 報紙名, 出版日期(版次).
在線文獻(電子公告):[標引序號] 作者. 文題[EB/OL]. http: //…,日期.
光盤文獻(數(shù)據(jù)庫): [標引序號] 作者. [DB/CD].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日期.
友情提示:作者務必認真核對參考文獻標注與引用,如果發(fā)現(xiàn)標注與引用的內(nèi)容與文獻不一致,將作學術(shù)不端處理,暫停發(fā)表,直至修改正確為止!
聯(lián)系方式
-
官網(wǎng)地址:jsjsyzdh.cnjournals.net
- 投稿郵箱:jsjsyzdh@hnu.edu.cn, ljb9@vip.sina.com
- 聯(lián)系電話:0731-88639240
- 雜志社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湖南大學期刊社行政辦公室
計算技術(shù)與自動化數(shù)據(jù)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shù)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shù)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shù)占該刊總被引次數(shù)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shù)交流的廣度、專業(yè)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nèi)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shù):在給定的時間內(nèi),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軒轅*** :
投稿后大概20天開始外審,1個月內(nèi)給了回復,毫無新意,拒稿。后來再看看我的文章,感覺確實沒有寫出特色,但是要說毫無新意,我還是不服。目前又投了一篇,外審中。
2024-03-23 22:03:53
毆*** :
往計算技術(shù)與自動化雜志總共投了3次,前兩次都退修了,但是有個問題可能沒回答好,都給退稿了,直到第3次投稿,把一個問題徹底解決后,慘改后錄用。
2023-12-28 05:25:27
公孫*** :
3月17號投稿 4月30號退修 5月5號修回 6月6號接受,催繳版面費
2023-10-08 01:11:31
夏*** :
計算技術(shù)與自動化雜志不僅能提升自己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也能讓人看到文章中的世界,朋友推薦投稿網(wǎng),發(fā)貨速度快,雜志包裝也好,客服挺有耐心的。值得收藏哦!
2023-03-26 09:33:27
公祖*** :
速度很慢,初審都花了一個多月,審稿過程都等待3個月。。。然后苦等仨月,結(jié)果退稿!
2022-11-10 20:09:40
司寇*** :
7月14日投的,中間打電話問了一次,很快就給了答復,返修回去大概15天左右通知接受。謝謝編輯對我提出的懇切意見。計算技術(shù)與自動化辦事效率是無容置疑的。
2022-10-13 20:20:10
令狐*** :
10月30號晚發(fā)的稿子,11月9號收到稿件號,今天是11月14日了,沒收到任何郵件,估計是悲劇了! 看來其他錄用的稿子,基本上是5個工作日收到修改通知,看來我也不要去問了!
2022-03-22 19:54:40
公孫*** :
雜志審稿較快,文章已經(jīng)錄用,但修改了很多次!感覺審稿和編輯很負責任。校稿非常認真,對文章的建議非常有見解。出版編輯要求很高!會反復與作者溝通細節(jié)。對于我們寫作方向來說,很不錯的期刊。
2022-02-14 18:06:14
松*** :
這是第2次投計算技術(shù)與自動化雜志了,總體感覺雜志要求確實挺嚴格,文章要有新穎的創(chuàng)新點,編輯態(tài)度好,審稿專家仔細認真,通過本刊學到很多知識,對以后撰寫高質(zhì)量的論文幫助非常大,點個贊。
2021-09-01 02:48:55
童*** :
第一次投稿,中間修改了兩次格式,兩次修改格式后已錄用。期間給編輯打電話詢問,編輯都是很客氣的,也很負責。不錯的核心期刊!如果縮短自己的修改時間,3個月應該可以搞定。
2021-08-19 12:53:03